中国科技网·科技日报厦门1月3日电(柯怀鸿 欧阳桂莲 记者谢开飞)今年8月间,因持续高温,我国辽宁约6.8万吨海参被“热”死,造成经济损失60多亿元,这种极端气候带来的损失能及时规避吗?
厦门大学董云伟教授团队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乔治·索梅罗教授,从滨螺等最耐热海洋动物中,率先揭示了海洋软体动物蛋白质温度适应性变化模式,可望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对生物分布的影响,为渔业养殖季节、区域、品种等选择提供依据,从而指导生产、规避风险。该成果24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美国科学院院报》上在线发表。
当前,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,温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,引起生物分布发生变化,整体呈现向两极扩散的趋势,而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,甚至造成生物死亡,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。据测算,我国2017年渔业产值超1.2万亿元,而每年因高温、缺氧等极端天气,造成经济损失已超300亿元,并逐年呈上升趋势。
每一种生物的蛋白质都必须在一个最适宜的温度区间才能保持活性,生物分布在不同的地区,它们的蛋白质对环境温度的适应区间就不同。贝类是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类群之一,其中耐热滨螺是地球最耐热的海洋动物之一。董云伟团队在潮间带生物生化适应机制的研究过程中,发现耐热滨螺对极端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,以及蛋白质结构稳定性与生物地理分布存在内在联系。
在此基础上,董云伟团队建立了基于代谢关键酶的“酶活性—蛋白合成—模拟计算”的创新性研究模式,研究不同贝类对温度耐受的适应机制,了解气候变化下生物分布区的迁移规律,开辟了利用计算生物学进行贝类进化研究的方向。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。 |